村民的故事
Durga(圖中)是一個正就讀Grade 5(約11歲)的女生,她的父母主要靠務農及日薪工作維生,因此Durga就擔起為一家四口打水的責任,以供父母及弟弟之用。
她與朋友們每天需要步行超過30分鐘到水源,有時更會替村內行動不便的老人家走過山路打水,換取零食或零用錢。
小學老師及媽媽Kopla需要獨留年幼孩子在家中才能外出打水。水源離家很遠,有時更會有大雨或風暴,導致崎嶇山路變得更濕滑難行,揹著裝滿水樽,沉重的竹籃回程時很容易會滑倒。
Bhupu村村落淨水委員會於2018年成立,Tika是委員會主席。他們希望解決村內缺乏安全飲用水的問題而成立此委員會,現在有七名委員。村內水問題很嚴重,有些村民會到河邊取水,有些則會挖掘深水井打水,但水質非常差,不適合飲用。
為確保系統可持續發展,委員會會提供支援。每戶供水水龍頭會有水錶,村民需要根據水錶付水費。我們會聘請一名員工負責維持系統運作。
Nau在村內Shree Narayan小學任教,在學校裏也有缺乏淨水的問題。校舍附近沒有水源,他們需要聘請勞工打水,但他一天只能搬運4至5桶水,不足以應付所有小朋友的需求。而因水源受污染,學生飲用後亦曾有肚瀉及傷寒等疾病。
Parbati是一個家庭主婦,經常都不夠時間用。如果節省了去河邊打水的時候間,她可以花時間在子女的學業以及衛生。如果家門前就有供水水龍頭的話,她可以在家中替孩子洗澡及洗衣服。供水系統更可以幫助她們務農,所有農作物、蔬菜及水果都需要水灌溉。如果在家中就能取水可以令務農維生的生活變得更有效率。
Laxmi亦是一個家庭主婦,她表示村中間中就會有一大群人集體肚瀉,很多小朋友亦患上經水傳播的疾病。他們認為是因為飲用了受污染的水。
她同時是村落淨水委員會成員之一,協助在村中推廣有關安全飲用水的知識。他們一直都希望興建一個供水系統,可是由於資金不足無法實行。